视网膜疾病 眼底交通堵塞怎么办?听听专家怎么说


“为什么它总是反复发作?为什么要打这么多次针?为什么总是治不好?”这样的问题并非只属某个人的抱怨和无奈,更是众多视网膜血管病患者的普遍心声。

 
 

01

视力骤降半年,查出眼底交通堵塞

 

视网膜血管疾病?听起来好像很小众,不像肿瘤癌症“积威已久”,也没有近期新冠肺炎般“名声大噪”,但在小小的眼底世界里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故事要从去年说起,时年58岁的患者因左眼突发视力下降半年之久,迟迟未得改善,遂来到汕头爱尔眼科医院看诊。经详细检查,患者被诊患有“左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图片

左眼欧堡眼底彩照:玻璃体混浊+,全视网膜见散在点片状出血及渗出,黄斑水肿

02

为何而“堵”?病因复杂,多为因素所致

 

“为什么眼睛视力突然就下降了呢?”患者曾对此困惑不解。要知道,任何疾病都不会“无缘无故”发生。在问诊过程中,主任了解到患者既往患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这是促使患者患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重要因素。 

主任介绍,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第二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按阻塞部位不同分为中央静脉阻塞和分支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大多由血栓形成,而促成血栓形成的因素包括高血压、炎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因复杂,常为多因素共同致病。

为了让患者更容易理解自己的病情,主任这样生动解释道:“视网膜静脉的流动路径是从毛细血管到小血管,再到大血管。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因为大血管因各种因素‘变窄了’,从而发生血栓形成或栓子栓塞,血流过不去(静脉回流障碍),造成大量血液淤积在视网膜中央静脉中,导致静脉迂曲、扩张;而毛细血管破裂,形成视网膜出血。”

03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得“打几针”试试

 

根据患者实际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患者因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了黄斑水肿,主任建议其行左眼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

图片

▲玻璃体腔注药术

 

玻璃体腔注药术俗称“眼内注药”/“打眼针”,主要用于治疗一些视网膜的炎症性、血管性或肿瘤性疾病。比起通常的口服药物或者静脉药物,眼内注药优点在于局部的药物浓度更高,效果更具部位特异性,同时全身的毒副作用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手术并非“一蹴而就”,主任指出,因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慢性疾病,所以即便第一次通过手术治疗使病症得到缓解,视力有所恢复,后续仍然存在复发,可能需反复治疗。

图片

 左眼注药术后1个月视网膜水肿有所减轻

 

在患者及其家属对此理解并同意的情况下,主任及其手术团队为龙叔进行了左眼玻璃体注药术治疗,配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减少视网膜水肿和玻璃体出血的机会。

术后患者病情稳定,第二天出院时视力提高至0.25。两个月复查时,发现视网膜出血较前减少,黄斑区黄白色渗出较前减少;在过后的几个月,患者病情偶有复发,经历了多次眼内注药,视力无进一步的提高,基本维持在0.25-0.3之间。

04

专家:难以根治,大概率需反复治疗

 

针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主任表示,需根据患者所患病因(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炎症等)和并发症(如黄斑水肿、缺血、新生血管等)进行针对性治疗,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方法可一劳永逸地解决,预后差别较大,与阻塞位置、程度、范围,是否发生缺血及并发症有关,大概率上是需要反复治疗。

 

绝大多数眼底病,尤其是视网膜血管病,在很大程度上,医生能做的是尽可能地阻止或延缓疾病进一步的恶化和发展,保住患者现有视力,努力争取视力的提高。坦然接受疾病长期的存在,并努力控制住,与之和平共处,是很多眼底患者需要做的心理准备,和应该树立起的正确认知。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眼底病的防控首先要积极治疗控制原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某些血液病等;其次是合理饮食,少吃或不吃甜食;最后一点尤为关键,即坚持每年一次的眼底检查,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

微信扫一扫
关注爱尔眼科官方微信!
爱眼护眼早知道,还可直接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