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疾病 眼底交通堵塞怎么办?听听专家怎么说
“为什么它总是反复发作?为什么要打这么多次针?为什么总是治不好?”这样的问题并非只属某个人的抱怨和无奈,更是众多视网膜血管病患者的普遍心声。
视力骤降半年,查出眼底交通堵塞
01
视网膜血管疾病?听起来好像很小众,不像肿瘤癌症“积威已久”,也没有近期新冠肺炎般“名声大噪”,但在小小的眼底世界里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故事要从去年说起,时年58岁的患者因左眼突发视力下降半年之久,迟迟未得改善,遂来到汕头爱尔眼科医院看诊。经详细检查,患者被诊患有“左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左眼欧堡眼底彩照:玻璃体混浊+,全视网膜见散在点片状出血及渗出,黄斑水肿
02
为何而“堵”?病因复杂,多为因素所致
“为什么眼睛视力突然就下降了呢?”患者曾对此困惑不解。要知道,任何疾病都不会“无缘无故”发生。在问诊过程中,主任了解到患者既往患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这是促使患者患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重要因素。
03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得“打几针”试试
根据患者实际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患者因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了黄斑水肿,主任建议其行左眼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
▲玻璃体腔注药术
玻璃体腔注药术俗称“眼内注药”/“打眼针”,主要用于治疗一些视网膜的炎症性、血管性或肿瘤性疾病。比起通常的口服药物或者静脉药物,眼内注药优点在于局部的药物浓度更高,效果更具部位特异性,同时全身的毒副作用较小。
▲左眼注药术后1个月视网膜水肿有所减轻
在患者及其家属对此理解并同意的情况下,主任及其手术团队为龙叔进行了左眼玻璃体注药术治疗,配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减少视网膜水肿和玻璃体出血的机会。
术后患者病情稳定,第二天出院时视力提高至0.25。两个月复查时,发现视网膜出血较前减少,黄斑区黄白色渗出较前减少;在过后的几个月,患者病情偶有复发,经历了多次眼内注药,视力无进一步的提高,基本维持在0.25-0.3之间。
04
专家:难以根治,大概率需反复治疗
针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主任表示,需根据患者所患病因(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炎症等)和并发症(如黄斑水肿、缺血、新生血管等)进行针对性治疗,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方法可一劳永逸地解决,预后差别较大,与阻塞位置、程度、范围,是否发生缺血及并发症有关,大概率上是需要反复治疗。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眼底病的防控首先要积极治疗控制原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某些血液病等;其次是合理饮食,少吃或不吃甜食;最后一点尤为关键,即坚持每年一次的眼底检查,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关注爱尔眼科官方微信!
爱眼护眼早知道,还可直接咨询医生